中国两院院士评出2022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2日在北京揭晓并对外公布,“中国天眼”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和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人造心脏研究重要进展等分别入选中国和世界的十大科技进展。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领导的团队,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具有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李菂团队首次提出能够统一解释重复快速射电暴偏振频率演化的机制,为最终确定FRB起源提供关键观测证据;李菂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发现迄今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并确认近源区域拥有目前已知的最大电子密度;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对一例位于银河系外的快速射电暴开展深度观测,首次探测到距离快速射电暴中心仅1个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的周边环境的磁场变化,向着揭示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迈出重要一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徐聪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成像观测,发现一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
快速射电暴和宿主星系艺术想象图。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19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驻留,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如期完成。
建成空间站,建设国家太空实验室。 中国科学报供图——中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小红、李建生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经过三代科学家18年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并进一步在全基因组层面阐明了趋同进化的遗传规律。
——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电子科技大学李言荣院士团队与美国布朗大学教授James M. Valles Jr、北京大学谢心澄院士等协同攻关,成功突破费米子体系的限制,首次在玻色子体系中诱导出奇异金属态。
——中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于涛课题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课题组共同创建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径。
改造后用于制备葡萄糖的酵母菌株发酵液(棕色溶液)和制备的葡萄糖(白色溶液)。 中国科学报供图——中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由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中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以“一箭六星”方式成功发射,首飞圆满成功的“力箭一号”作为中小型卫星发射优先选择,丰富了中国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谱系。
——“夸父一号”成功发射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2022年10月成功发射,首批科学图像于12月对外发布,成果实现多个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3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全称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的“夸父一号”卫星科学目标为“一磁两暴”,同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以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建立相变迁移驱动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与技术,未来有望与海上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构建无淡化、无额外催化剂工程、无海水输运、无污染处理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工厂。
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稳定性——课题组供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多项新纪录。“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共有5个科考分队、16支科考小组、270多名科考队员参加。此次科考在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影响、巅峰海拔的强烈升温、巅峰海拔的冰雪融化、高新技术平台观测的水汽和温室气体、珠峰地区的强大气氧化性过程、珠峰地区人体生理的特殊反应、珠峰地区变绿的生态过程等方面取得了众多亮点成果,创下多项科考新纪录。
科考队员成功开展珠峰峰顶综合科考工作。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供图202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
——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美国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公布了首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人类基因组含有约30亿个DNA(脱氧核糖核酸)碱基对,完成这些碱基对的完整、无间隙测序对于了解人类基因组变异全谱、掌握基因对某些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
——人造心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美国工程师使用一种新的增材纺织品制造方法,开发出第一个具有螺旋排列跳动心脏细胞的人类心室生物杂交模型,并证明其肌肉排列确实会显著增加每次收缩时心室泵出的血液量。该研究是朝着器官生物制造迈出的重要一步,使人们更接近于建立用于移植的人体心脏的最终目标。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面世。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多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一个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 A*(Sgr A*)的照片。这是人类“看见”的第二个黑洞,也是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真实存在的首个直接视觉证据。这个超大质量黑洞距离太阳系约2.7万光年,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400万倍。
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EHT合作组织供图——人类首次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美国宇航局利用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航天器,撞击了一颗近地双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小行星——Dimorphos,以期改变其运行轨道。这是世界上首个旨在防御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威胁的测试任务,结果证实这次任务取得成功。
——美国首次成功在核聚变反应中实现“净能量增益”。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团队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即通过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比激发聚变所使用的能量更多,这项突破首次证实惯性核聚变能的基本科学原理和可行性。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顺利入轨首次传回照片。作为迄今最大、功能最强的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主镜直径6.5米,由18片巨大六边形镜片构成,配有5层可展开的遮阳板。该望远镜公布了其拍摄的一批宇宙全彩色照片后,还拍摄到距离地球约280亿光年的最遥远恒星的新图像,并首次在系外行星上明确探测到二氧化碳。
——世界首台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打破速度纪录。国际超算组织宣布,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前沿”在2022年国际超算Top500榜单中拔得头筹,成为现今世界上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算力高达每秒1.1百亿亿次,也是目前国际上公告的首台每秒能执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机。
——猪蛋白角膜让人重见光明。瑞典林雪平大学等研究人员通过提取猪胶原蛋白制成的人工角膜,成功使失明或视力受损的人恢复了视力,且手术两年后,患者没有严重并发症或副作用的报告。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开发出一种符合人类植入物标准、可以大规模生产并储存长达两年的生物材料,从而惠及更多有视力问题的人。
由猪胶原蛋白制成的角膜。 图片来源:THOR BALKHED、林雪平大学——人工智能加速“原创”新蛋白质设计。随着人工智能(AI)的巨大进步,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UW)生物化学家David Baker领导的一个团队,只需几秒钟便可以设计出“原创”新蛋白质。在Baker团队开发的一种名为“幻觉”的方法中,研究人员将随机的氨基酸序列输入结构预测网络;根据网络的预测,改变其结构,使之变得更像蛋白质。
——科学家发现“四中子态”存在最明确证据。由数十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发现了迄今“四中子态”(tetraneutron)奇异物质存在的最明确证据,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自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物理学家对核力本质的理论进行微调。
据了解,中国两院院士投票评选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科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29次。(完)
2022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获奖建议名单公示公告****** 各学校、各院团、各校外教育机构、同学们: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支持,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22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文化小大使”活动已于近期举办终评会,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进行了评选。现将各奖项获奖建议名单公示如下: “文化小大使”称号获得者建议名单 封烨惠Feng Ye Hui(阿联酋) Habib Mohamed Kutb Ibrahim哈比柏·穆罕默德·伊布拉辛 (埃及) Katherine Hartwig 星月(澳大利亚) Qi Ali齐阿理(巴基斯坦) Samuilik Varvara萨米丽克·瓦尔瓦拉(白俄罗斯) Karolin Kanledjian 佳琳(保加利亚) Adjalla Owen 阿加拉·欧文(贝宁) Navez Emma 拿威·艾玛(比利时) Пиманова Мария Сергеевна 皮玛诺娃·玛丽亚·谢尔盖耶夫娜(俄罗斯) Navez Gabriel 拿威·加佰利(法国) Fu Yuk Wing 傅钰颍(菲律宾) Lin Chu 林楚(斐济) Sarah Aldashti 王钰兮(科威特) Dalcielo Mattia 唐龙(马耳他) Kam Zhi Jing 甘芷静(马来西亚) Marie Laurene Olivia Douce 玛丽·劳伦斯·奥利维亚·杜丝(毛里求斯) Bubba Austin 布巴·奥斯汀(美国) Tugsbayar Suvd-Erdene 珍珠(蒙古国) Eden 岩弄禾(缅甸) Krishav Pant 景天(尼泊尔) Raymond David 李佳韩(坦桑尼亚) Samuel Sun 孙梓航(新西兰) Molnár Benedek 博骏(匈牙利) Вита 维塔(亚美尼亚) Mohsen Lotfollahi Ghaffari 穆森(伊朗) Evie Wong 黄艺美(英国) 黄紫橙 Huang Zicheng(中国北京) 张梦阳 Zhang Mengyang(中国天津) 赵柏阳 Zhao Baiyang(中国广州) 王露晗 Wang Luhan(中国北京)
“优秀奖”获奖者建议名单 Alvina Lin 林榆惠(澳大利亚) Jiang Taotao 江涛(澳大利亚) Jana Ahmed El-Sayed Ismail 贾娜·艾哈迈德·伊斯玛仪 (埃及) Azan Ali 王赞(巴基斯坦) Abraham Alexis Orozco Paz 张庆鹏(秘鲁) Krasovskaya Kira 科拉索夫斯卡娅·基拉(白俄罗斯) Kursakova Varvara 库尔萨科娃·瓦尔瓦拉(白俄罗斯) Afina Kulik 阿菲娜·库里克(俄罗斯) Aveline Shi 施欣宜(菲律宾) Yeeun Jung 郑艺恩(韩国) Chong Khe Yun 张可韵(马来西亚) Bayasgalan Enkhjin 恩和金(蒙古国) Batabaatar Mandirvaa 曼迪日娃(蒙古国) Thuy Shun Lei Tun 杨珮瑄(缅甸) Die Die Ta 芬芬(缅甸) Ye Min Aung 杨有章(缅甸) Yang Yiyun 阳一韵(摩洛哥) Maja Djordjević 玛雅·德约德耶维奇(塞尔维亚) Zihan Zhang (Nicole) 张子涵(希腊) Aw Ren Yu 胡人予(新加坡) Shanwen Tan 陈善文(新西兰) Muneera 茉莉(也门) Nguyen Thanh Mai 阮青梅(越南) 蒲芊颖 Pu Qianying(中国北京) 陈勃充 Chen Bochong(中国北京) 宋沅芮 Song Yuanrui(中国青岛) 李 程 Li Cheng(中国广州) 赵梓涵 Zhao Zihan(中国北京) 白佳鹭 Bai Jialu(中国成都) 魏 宇 Wei Yu(中国宁夏)
“人气奖”建议名单 Janet Balareva 陈梦兰(保加利亚) Ye Min Aung 杨有章(缅甸) Yang Yiyun 阳一韵(摩洛哥) Pattaraporn Huang 黄盈盈(泰国) Amani Gabriel Kessi 胡天赐(坦桑尼亚) Zhang Zihan (Nicole) 张子涵(希腊) Wen Xuanlan (Audrey) 温宣岚(新加坡) 白佳鹭 Bai Jialu(中国成都) 雷涵涵 Lei Hanhan(中国北京) 付思雅 Fu Siya(中国北京) 钟何沐希 Zhonghe Muxi(中国北京) 梅宸瑞 Mei Chenrui(中国北京) 赵梓彤 Zhao Zitong(中国北京) 刘雅函 Liu Yahan(中国北京) 孙书萌 Sun Shumeng(中国北京) 库美乔 Ku Meiqiao(中国深圳)
公示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1月18日23:59(北京时间)。 咨询方式: 邮箱:hdzj@sclc2017.org 联系电话:(+86)010-53935571 (+86)13511080846 (+86)13611004161 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致电或邮件咨询。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所有。 备注:标注国家以参与者注册所属国为准。 获奖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